| 計畫主持人 |
2026.1–2026.12 |
總計畫-1949來台軍民族群關係的反思:一個由下而上的微觀分析/子計畫-1949來台軍民的落地經驗:以桃園市平鎮區雙連里客家村的一個自力眷村作為研究個案 (2/2)(NSTC 114-2420-H-008-001) |
863,000 |
國科會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25.1–2025.12 |
總計畫-1949來台軍民族群關係的反思:一個由下而上的微觀分析/子計畫-1949來台軍民的落地經驗:以桃園市平鎮區雙連里客家村的一個自力眷村作為研究個案 (1/2)(NSTC 114-2420-H-008-001) |
863,000 |
國科會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24.8–2025.7 |
大陸來台軍人的社會人口特徵與流動狀態-以台南六甲頂國軍單身退員宿舍為例(1973-1980)(NSTC 113-2410-H-008-027-) |
826,000 |
國科會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21.8–2022.7 |
從「外省人」到「戰爭移民」–試論一九四九來台軍民自稱與他稱的一致性(MOST110-2410-H-008-055) |
511,000 |
科技部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19.8–2021.7 |
外省籍軍人落地成戶的人口軌跡與空間分佈:1959-1968(MOST108-2410-H-008-061-MY2) |
533,000 |
科技部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17.8–2018.7 |
職業、政策與世代:外省人居住狀態的社會學分析(MOST106-2410-H-008-050) |
354,000 |
科技部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15.8–2017.7 |
「平等、差異與團結:眷村保存與多元文化」專書寫作計畫(MOST104-2410-H-008-029) |
281,000 |
科技部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11.8–2012.7 |
誰的光陰誰的故事? 試論眷村保存的源起與限制(NSC100-2410-H-008-047) |
669,000 |
國科會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08.3–2009.7 |
台灣眷村 on-line(I)-村史、村址 GIS 運用與眷村照片徵集(NSC97-2631-H-008-002) |
2,746,000 |
國科會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08.4–2008.11 |
台灣眷村文化網網站建置 |
770,000 |
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08.5–2008.12 |
「國家眷村文化保存及活化之政策研究與分析」內容充實出版計畫暨 2008 年眷村文化保存研討會 |
632,400 |
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07.5–2007.12 |
國家眷村文化保存及活化之政策研究與分析 |
931,000 |
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04.1–2004.12 |
客家人的名字與命名,以桃園縣新屋鄉為例 |
50,000 |
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04.1–12 |
多元文化 02-差異與寬容 子計畫一 第二年 |
200,000 |
教育部顧問室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04.1–12 |
多元文化 02-差異與寬容 總計畫 第二年 |
600,000 |
教育部顧問室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04.8–2005.7 |
名字、命名與認同變遷-以桃園縣龜山九所眷村住民為例(NSC93-2412-H-182-001) |
322,400 |
國科會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03.1–12 |
多元文化 02-差異與寬容 子計畫一 第一年 |
200,000 |
教育部顧問室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03.1–12 |
多元文化 02-差異與寬容 總計畫 第一年 |
500,000 |
教育部顧問室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02.8–2003.7 |
名字和命名的世代差異-以台灣地區大專學生家庭資料為例(NSC91-2412-H-182-001) |
307,300 |
國科會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01.8–2002.7 |
從民眾用藥習慣和就醫態度探討細菌抗藥性的發生-試論台灣俗諺「賺吃人那有時間來破病」的醫療社會學意涵(NSC90-2412-H-182-001) |
295,900 |
國科會 |
| 計畫主持人 |
2000.8–2001.7 |
命名模式的社會學分析(NSC89-2412-H-182-001) |
210,900 |
國科會 |